6月20日下午,记者联系上了其中一名学生家长陈先生,据他介绍,他儿子在广东省环保技工学校上学,班上换了几个班主任,也建立了一个家长群。张老师是去年9月担任儿子的班主任的。去年10月,张老师突然加他微信。
“开始我以为我儿子在学校事了,他说你在学校表现很好,然后就开始向我借钱,说亲人生病花了十几万,能不能借1000块给他急用,发工资了就还。”
陈先生很犹豫,但很不安。如果不借,儿子在老师“手里”,担心老师会对儿子有偏见,给穿小鞋。思量再三,确定张老师身份后,陈先生向其转了1000元。
“我想这1000块就当请老师吃饭,没打算他还。后来张老师把钱还我了,Kaiyun 开云我就问,你手头紧的话,晚点还也行,他就说确实紧,又让我钱转给他了。”
“张老师一直没还钱,Kaiyun 开云我们也不好意思问他催他,毕竟是孩子的班主任,是老师,也相信他。”
陈先生说,前段时间,他打电话给张老师,电话打不通,Kaiyun 开云发微信,微信也不回。他问儿子,才知道张老师不在这所学校了。
6月18日,几名借钱的家长向广东省环保技工学校投诉张老师借钱不还。然而学校却称,借钱这事是老师与家长的个人之间的事情,与学校无关,会尽力帮助家长去追钱。
有媒体记者联系上了张老师的妻子,她称,她不知道丈夫借钱的事,她也联系不上丈夫。
陈先生说,目前他们还没报警。他是在工地打工的工人,一个人要供两个孩子上学,也不容易,希望张老师能尽快还钱。
6月20日上午,记者就此事致电广东省环保技工学校。其招生办的许老师表示,涉事老师此前已经被学校开除,其行为属于被解聘之后的行为,“(开除之后)以班主任的名义去做的那些事情”。目前,学校已经就此事制定了处理办法。
许老师说:“学生反映了事件之后,我们前往派出所进行了备案,到他家找过他没找到,向他打电话也被拉黑了,联系不上他。”
许老师说:“我们将他作为反面案例告诫全体教职工,也发了文,禁止(教师的)借贷行为。”
不过,该校一名负责人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去年12月,张老师因为请长假被学校劝退了。校方也没有接到家长和学生的投诉,接到家长投诉后,学校也劝张老师还钱,但没有得到积极回应。
广东红棉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少武认为,从目前的描述的情况来说,很难认定是。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如果借钱的人在外欠了很多钱,明知道还不了,还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办法去借钱,然后不还,法院一般会认定为。
@街坊刘:作为一位老师,向家长借钱的行为有些不当,难道就不能向亲戚朋友借钱吗?
@奔跑:遇到老师借钱这事儿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借还是不借呢,借了万一不还,又不好意思开口要,如果不借,万一有意见,她可是孩子的老师,在学校会不会对孩子有什么不好的行为呢。
@lee:不借,不能惯着老师,借一次就有第二次,金额一次比一次多,如果不借,她敢对我孩子怎么样,我绝对举报她,举报到学校、教育局,老师也会被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