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环保技术 环保技术 卢志民博士 –2010年3月8日星期一 能源洁净利用 内容介绍 一.燃煤电厂污染物产生概述 二.粉尘污染物控制 三. 烟气脱硫技术 四.烟气脱硝技术 2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脱硝技术-低NOx燃烧 3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烟气脱硝技术-SCR 4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选择性催化还原 l SCR技术是利用NH 与NO反应的选择性,在催化剂表面将富氧烟气中的 3 NO 还原成 N 和 H O。NH 与NO反应在一个狭窄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不 2 2 3 同的催化剂的作用温度不一样,使用最广泛的温度为300~400℃。最 初的SCR催化剂是铂Pt等贵金属,70年代后期, 日本人开始使用钒V、 钛Ti、钨W等贱金属。80年代,TiO 、ZrO 、V O 等金属化合物等开始 2 2 2 5 得到应用,反应的温度窗口也得到的拓宽。 NH 3 催化剂层 o 最新的SCR工业催化剂 NOx NH H O 3 2 一般使用TiO 为载体 NOx N 2 2 NOx NH H O 的 V O /WO 及 原烟气 3 2 净烟气 2 5 3 NOx N 2 NOx NH H O MoO 等金属氧化物。 3 2 3 5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基本反应: 4NO+4NH +O →4N +6H O 3 2 2 2 2NO +4NH +O →3N +6H O 2 3 2 2 2 粘性物质,会堵塞催化剂 副反应: SO +1/2O →SO 2 2 3 孔隙,降低其活性,同时 SO +H O→H SO 还会对下游设备造成危害 3 2 2 4 NH +SO +H O→NH HSO (SO 过量,生成硫酸氢铵) 3 3 2 4 4 3 2NH +SO +H O→(NH ) SO (NH 过量,生成硫酸铵) 3 3 2 4 2 4 3 6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脱硝工艺流程-系统组成 l SCR反应器 l SCR催化剂 l SCR烟道系统 l 氨的储备供应系统 l 氨/烟气的混合(AIG喷射系统) l 控制系统 l 核心技术包括催化剂,流场优化和混合技术 7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SCR脱硝系统设计关键 l 合理选择催化剂 根据烟气温度、烟气成分、烟气压降、烟气氮氧化物浓 度、氮氧化物脱除率、氨的逸出量、催化剂寿命、 SO /SO 转换率、烟气含尘量和反应器的布置空间等 2 3 l 优化设计反应器及烟道系统的流场 利用CFD数学模型和实体物理模型以实现烟气平稳均匀 流动 l 合理设计氨烟气混合系统 使氨/烟气混合均匀 达到NOx/NH 分布均匀、烟气速度分布均匀、减小烟气温 3 度偏差、获得最小的烟气压降 8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1.SCR系统的布置形式 根据SCR 反应器在锅炉之后的不同位置,SCR系统 有三种工艺流程: l 高温侧高飞灰烟气段布置 l 高温侧低飞灰烟气段布置 l 低温侧低飞灰尾部烟气段布置 9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锅炉 空预器 烟筒 喷氨系统 低温侧低飞灰尾部 FGD 燃烧室 催化剂 电除尘器 烟气段布置 引风机 GGH 氨气/空气 鼓风机 25%氨水 混合器 氨水储存装置 l 低温布置则是布置在湿法脱硫FGD工艺之后的低温段,由于烟气温 度低于催化条件下NH 与NO反应的合适温度,需要加装燃烧室和烟 3 气加热器,造成经济性的下降。 10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高温侧高飞灰烟气段布置 煤 脱硝 斗 过热器 过热器 烟气 省煤器 给煤机 炉 引风机 空预器 膛 磨 煤 电除尘 机 送风机 脱硫装置 大气来 密封风机 一次风机 大气来 l 高温高灰布置的催化塔位于省煤器后空预器前,催化剂需要承受 高浓度飞灰的碰撞、磨损; 11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高含尘布置工艺特点: 1、SCR反应器布置在省煤器出口与空预器之间; 2、烟气温度能满足催化剂运行需要; 3、高尘的运行环境,催化剂考虑防磨和防堵; 4、烟气均布可避免催化剂腐蚀和堵塞; 5、要保证低的氨逃逸和低的SO /SO 转化率,避免硫酸氢铵的形成; 2 3 6、高尘工艺为SCR脱硝的主要工艺形式。 12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l SCR工艺的核心装置是脱硝反应器,在燃煤锅炉中,烟气中的 含尘量很高,一般采用垂直气流方式。 13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高飞灰浓度对SCR的影响 l 1、飞灰量高,极易导致堵塞,风机压损增加; l 2、飞灰量高,飞灰所含有毒物质量高,对催化剂的毒害几率大大增加; l 3、催化剂价格大幅上升。催化剂价格上升由几个原因构成: l 第一:灰量大,催化剂易腐蚀、堵塞,要解决因灰量造成堵塞和压降问 题,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催化剂的孔径,孔径大,同样的有效催化面 积条件下的催化剂总体积随之增大,这种由于孔径增大导致的体积增加往 往是非常可观的。 l 第二:灰量大,在吹灰间隔中,大部分的催化剂被灰覆盖,这样,为了保 证恶劣情况下的脱硝率和氨逃逸率 (假设不需要考虑压降问题),就必须 增加催化剂体积,以保证随时有足够的催化剂表面在外面以供吸附 NOx、接触NH ; 3 l 第三:灰量大,催化剂受到冲刷和腐蚀几率也大大增加,烟气流速也大, 对催化剂冲刷也厉害。冲刷腐蚀造成的催化剂失效快,只要增加初始的催 化剂体积或加快催化剂的更换速度,才能保证同样的脱硝率和氨逃逸率。 l 液态排渣炉的灰粘性更强,堵塞程度更严重;积聚的飞灰复燃可能造成催 化剂烧结损失。 14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飞灰负荷过大的对策 l 2 )合理设计催化剂 l 2.1)在高灰情况下,尽可能选用活性材料内外均匀的催化剂,而避 免采用表面涂层的催化剂,因为在高灰下,催化剂的迎灰面以及内 壁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磨蚀,表面涂层的催化剂在表面发生磨蚀后 ,催化剂的活性会大幅度地降低。 l 2.2)选用磨蚀性强的催化剂。端部硬化技术、较大的催化剂壁厚以 及板式催化剂内部的不锈钢网,都有利于防止或者减少催化剂迎灰 面的磨损。这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针对具体项目,充分考虑技术 经济性,可以选用具备一到两种防磨损技术的催化剂。 l 2.3)选用合适的烟气速度 (催化塔空速) l 2.4)选用合适的催化剂节距 l 2.5)合理吹灰 15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高温低灰布置方式 l 在传统高温高灰scr系统前面,加一个高温电除尘器,可以大大减少SCR催化剂入口 的飞灰浓度,减少所需催化剂的体积,无需防磨防毒化处理的催化剂 (单价降 低),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减少压降和吹灰损耗。 l 国外高温低灰布置SCR的业绩:德国Walsum 150MW炉,Steag设计制造;德国KW Mitte BASF-700MW机组;美国Roxboro电厂4号700MW炉,于2001年开始商业运行; 美国Crist电厂5号75MW炉SCR示范工程。美国DP&L公司的Killen Station 2#, 600MW,SCR改造工程就采用了高温ESP,因为进入SCR的烟气含尘浓度大大降低,蜂 巢型催化剂采用了4.2mm节距,比常规高尘SCR方案的6.7mm到7.3mm典型节距大大缩 小。小节距带来了不少优点:同等容积下,可以布置更多的催化剂材料。本工程仅 布置2+1层催化剂,若同等条件下SCR布置在ESP上游,则需要3+1层。SCR显著 降低。2003年下半年SCR投运。 16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主要影响因素-温度 l 烟气温度是选择催化剂的重要运行参数,催化反应只能在一 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同时存在催化的最佳温度,这是每种 催化剂特有的性质。 l 目前商用钒钛催化剂在250~350℃范围内,随着反应温度的 升高,NO脱除率急剧增加,升至350℃时,达到最大值93 ~ 95%(氨氮比为1),随后NO脱除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 SCR过程中温度的影响存在两种趋势:一方面是温度升高使脱 NO反应速率增加,NO脱除效率升高;另一方面,随着温度的 升高NH 氧化反应开始发生,使NO脱除效率下降。因此,最佳 3 温度是这两种趋势对立统一的结果。 l NH 与SO 的反应随着烟气温度的降低而加剧,为避免在催化 3 3 转换器表面生成硫酸铵和硫酸氢铵,SCR的最低工作温度大多 设定在300~320℃之间。 17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100 % 80 , 率 60 化 转 40 O 20 N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温度,℃ l 清华大学所做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研究,发现以Al O 、TiO 、活性炭、 2 3 2 陶瓷等为载体,活性组分包括MnOx、CuOx、FeOx、V O 等,活性助剂有 2 5 Ce、Zr、La、Pd等几种,显示出了非常好的低温活性,产物选择性和稳 定性。但是多数催化剂仅在短时无硫、水条件下的活性还较理想,但在 长时、含硫、水的条件下,催化剂稳定性很差,尤其是在低温反应条件 下。因此,也反映了目前国产催化剂的一些缺陷,就是在一系列综合性 能上面无法与国外进口的催化剂相比,除了催化剂的脱硝效率、氨逃逸 量及SO /SO 转化率等表征催化活性的参数以外,催化剂的防腐、防磨、 2 3 防堵塞和中毒失活、强度与热稳定性、化学寿命与机械寿命也是重要的 衡量指标。 18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主要影响因素-NH /NO摩尔比-氨氮比 3 l 在一定范围内,NO脱除率随NH /NO摩尔比的增加而增加, 3 NH /NO摩 尔比小于1时,其影响更明显。该结果说明若NH 投 3 3 入量偏低,NO脱除受到限制;若NH 投入量超过需要量,NH 3 3 氧化等副反应的反应速率将增大,从而降低了NO脱除效率, 同时也增加了净化气中未转化NH 的排放浓度,造成一次污 3 染。在SCR工艺中,一般控制NH /NO摩尔比在1.2以下。 3 l 氨氮比=1.0时能达到95%以上的NO 脱除率,并能使NH 的逃逸浓度维 3 -6 持在5×10 或更小。当NH 逃逸量 3 超过了允许值时,就必须额外安装 催化剂或用新的催化剂替换掉失活 的催化剂。 19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主要影响因素-接触时间 l 刚开始脱硝率随接触时间t的增加而迅速增加,t增至200ms左右 时,脱硝率达到最大值,随后脱硝率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反应气 体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增大,有利于反应气在催化剂微孔内的扩 散、吸附、反应和产物气的解吸、扩散,从而使NO脱除率提高。 l 但是,若接触时间过大,NH 氧化反应开始发生,脱硝率下降。 3 l 对SCR催化器来说,衡量烟气 (标准状态下的湿烟气)在催化剂容积 内的停留时间尺度的指标是空间速度,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反应 物是否完全反应,同时也决定着反应器催化剂骨架的冲刷和烟气 的沿程阻力。空间速度大,烟气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短,则反 应有可能不完全,这样氨的逃逸量就大,同时烟气对催化剂骨架 的冲刷也大。对于固态排渣炉高灰段布置的SCR反应器,空间速度 -1 选择一般为2500 ~3500h 。 20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主要影响因素-催化剂性能 l 催化剂的活性成分:V O 、W03、MoO3等的成分浓度以及结构 2 5 形态。砷、碱金属、碱土金属的毒化以及水分的毒化影响 等,都会对催化剂的性能产生影响。 l 对于活性成分方面,不作过多的解释。 l 在后面的“催化剂的维护和管理”小节中将对毒化问题做进一 步的解释。 21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主要影响因素-其他影响因素 l SCR催化反应需要氧气的参与,当氧浓度增加催化剂性能提高 直到达到渐近值,但氧浓度不能过高,一般控制在2% ~3%; l 而烟气流速直接影响NH 与NOx的混合程度,需要设计合理的 3 流速以保证NH 与NOx充分混合使反应充分进行; 3 l 实际生产中通常是多于理论量的氨被喷射进入系统,反应后 在烟气下游多余的氨称为氨逃逸,NOx脱除效率随着氨逃逸量 的增加而增加;氨逃逸是影响SCR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另一个 重要参数,氨逃逸浓度不能太大。燃煤机组一般将NH 的排放 3 -6 控制在2 ×10 以下,以减少对飞灰资源化利用的影响和减少 对后续装置的堵塞。燃油燃气机组SCR装置的氨逃逸浓度可适 -6 当放宽到5×10 。 22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2.催化剂 模 块 化 设 计 23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3.催化剂 化学成分 基于WO 基于MoO 3 3 SiO % 5,1 3,4 2 Al O % 0,65 3,9 l 主要成分为TiO ,具有 2 3 2 Fe O % 0,01 0,14 2 3 较高的催化选择性,可 TiO % 79,7 73,3 2 CaO % 0,79 0,01 以阻碍SO -SO 的转化 2 3 MgO % 0,01 0,01 BaO % 0,01 0,01 l 其它主要有效成分为V O , 2 5 Na O % 0,01 0,01 2 K O % 0,02 0,02 WO , MoO 2 3 3 SO % 1,1 3,4 3 l V O 的活性最强,但对 P O % 0,01 0,01 2 5 2 5 V O % 0,59 1,6 2 5 SO -SO 的转化也存在催 MoO % ­ 12,9 2 3 3 WO % 11,0 ­ 化作用 3 24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催化剂的类型——蜂 窝式 •蜂窝式为整体挤压成型,载体和活性成分 在催化剂内均匀分布 •表面积最大,活性高-体积小、节省用量 •业绩及市场占有率高 •成分均匀,通体活性,整体挤压成型,制 造工艺复杂 25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催化剂的类型——板 式 •板式采用不锈钢网作为基材,载体和活性成 分敷设于其上; •制造工艺简单,以板式结构构成模块单元; •往往具有较高的价格竞争力。 26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催化剂的类型——波 纹板 式 •制作玻璃纤维加固的TiO 基板, 2 再把基板放到催化剂活性液中浸泡; •板式催化剂的换代; •兼具板式制造工艺简单和蜂窝式 单位体积表面积大、催化效率高的 优点。 27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催化剂制造过程 28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不同催化剂性能比较 性能参数 蜂窝式 板式 波纹式 陶制挤压成型,整体 网状金属做载体,表 纤维做载体,表面涂 加工工艺 内外材料均匀, 面涂为活性成份 为活性成份 均有活性。 比表面积 大 小 中 体积 (同等烟气条件) 小 大 大 氧化率 高 高 低 压力损失 一般 小 小 抗腐蚀性 一般 高 一般 抗堵塞性 一般 强 强 高灰份烟气适应性 一般 强 强 模块重量 中 重 轻 操作性 不能叠放 可以叠放 可以叠放 烟温的适应性 290~420℃ 290~420℃ 290~420℃ 29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催化剂的选择 l 催化剂形式的确定 l 烟气含尘量 l 灰的磨损性 (SiO )等 2 l 节距的确定 l 烟气含尘量 l 灰尘的粒径分布等 l 催化剂体积的确定 l 烟气量 l NOx浓度 l CaO及其他微量元素(砷、钒)含量 l 设计脱硝率 30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31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6­7mm 间距 催化剂一般使用规格 烟尘与催化剂尺寸的关系 32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33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目前世界上的脱硝催化剂供应商 l 当前流行的成熟催化剂有蜂窝式、波纹状和平板式等,技术 专利分别由几家国外的大公司所掌握。 l 美国Cormetech公司 蜂窝式 l 德国Argillon (原Siemens)公司 蜂窝式、板式 l 丹麦Haldor Topsoe公司 波纹板式 l 奥地利Frauenthal-Ceram公司 蜂窝式 l 日本Babcock Hitachi公司 板式 l 韩国SK公司、日本IHI公司 蜂窝式 34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3.催化器 35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催化剂的分层布置 原烟气 原烟气 吹灰器 运行层 备用层 (Spare) (Spare) 每层的催化剂:6箱×7 42箱 36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催化剂在烟道中的布置 (示意图) 催化剂箱体 导流板 整流层 W 催化剂运行层 H 催化剂备用层 D 每个反应器的催化剂:2层+1层备用 每台炉有2个反应器 37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催化剂的组装(示意图) 氨喷射格栅 进口烟道 起重机 外壳 催化剂块 出口烟道 支撑结构 38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旁路系统的配置 l SCR系统可以分为两种: l 部分负荷小旁路--30-50%BMCR烟气量 l 全容量大旁路—100%BMCR烟气量 l 如果采用大旁路系统,初费用较高,但可以完全将SCR反 应器切除,保证锅炉的能连续正常运行。 l 某些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烟气温度较低,在270-290左右,低 于SCR反应器的最低运行温度,此时至少应当装设小旁路系 统,在烟温没有达到设计温度时,开启旁路系统。 39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催化剂的箱体(安装图) 吊装中的催化剂箱体 安装中的催化剂箱体 40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催化剂层(安装后的实景图) 41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某电厂SCR催化剂的参数-上气石川岛 项 目 规格 类型 蜂窝型 催化剂模块孔径 7.0 mm 催化剂模块孔数 21 孔 ×21 孔 催化剂块尺寸 150 mm ×150 mm×606 mm -1 空速SV值 6,890 h 3 每台炉的总催化剂量 146.5m 持续运行的最高温度 410℃ 持续运行的最低温度 300℃ 短期运行的最高温度 450℃ 短期运行的最低温度 280℃ 42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SCR脱硝还原剂的类型及特点 (液氨、尿素、氨水) 液氨 一般性质:分子量为17.032,无色、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气 体,比空气轻,极易溶与水,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溶解700体积 的氨。在1个大气压下,沸点为-33.3℃,熔点-77.7℃。 毒性:氨属于中毒类物质,浓度为5ppm时,有强烈的刺激气味; 浓度为20-25ppm时,眼睛和喉有刺激感。若与氨直接接触,会刺 激皮肤,灼伤眼睛,使眼睛暂时或永久失明,并导致头痛,恶 心,呕吐等,严重时,会导致系统积水,甚至导致死亡。长期暴 露在氨气中,会伤肺,导致产生咳嗽或呼吸急促的支气管炎。 爆炸性: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室温下15.5%-28.0%;在《石 油化工企业防火规范》中,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分类中氨属于乙 类;根据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的规定氨的存贮 量若超过40吨,则为重大危险源。 43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饱和蒸汽压特性:液氨的饱和 液氨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 蒸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液 氨也随温度升高而膨胀,虽然 2 1.5 液体膨胀系数小,但液体具有 力 不可压缩性,气隙太小,温度 压 1 略有升高会使压力急剧增高, 0.5 从而可能导致容器发生爆炸。 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温度 贮存:液氨贮存方式由于温 度、压力的条件不同,应按照 类型 外型 最大容量/t 国家的规定选用贮存容器,如 加压常温 卧式圆柱 45­270 贮罐、槽车或钢瓶,贮存形式 加压低温 球形 450­3000 有加压常温、加压低温、常压 常压低温 立式圆柱 3600­54500 低温等。 44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运输:铁路运输最为普遍,比起管道运输和水运,铁路运输主要用于 中等距离运输。公路运输液氨是卡车槽罐运输,主要用于短距途运 输,并且运输费用最高,主要是铁路不能达到的地方。管道输送能力 比较大,要有较高的控制水平。投运前要进行防腐绝缘、管道清扫、 试压、置换等程序。 装卸:加压常温液氨贮罐的装卸一般采用压缩机装卸。压缩机抽出要 充装贮罐上部的气氨,压入槽车贮罐内,这时,槽车贮罐内的压力升 高,要充装贮罐压力降低,产生压差,液氨就被输出。 45 卸氨槽车接头 卸氨压缩机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液氨SCR系统主要组成部件 控制系统 氨注入栅格 液氨罐 流量控制 吹灰器 整流层 氨泵 催化剂层 蒸发器 加热器 风机 混合器 空气预热器 46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液氨做还原剂的特点 l 系统简单、技术成熟 l 能耗相对低 l 设备低 l 装置区域为爆炸危险区二区,毒性和爆炸危险性危害属于 中度危害 l 运输管理严格,运输成本高 l 根据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定义,氨作为有毒物质储存 超过40吨的液氨储罐属重大危险源,将有更严格的安全立法规定 限制。(参考:600MW机组的液氨SCR装置,其所需液氨储罐的容 量为200吨左右 )。 47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SCR脱硝还原剂的类型及特点 尿素 理化特性:尿素分子式是NH CONH ,分子量:60.06,含氮(N)通常大 2 2 于46%,白色或浅黄色的结晶体。它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吸湿性 较强,熔点132.7℃,加热到160℃ 左右尿素会分解。 危险性:无毒、无害的化学品,无爆炸可能性,没有危险性。尿素在 运输、储存中无需安全及危险性的考量,更不须任何的紧急程序来确 保安全。使用尿素做还原剂可获得较佳的安全环境。 尿素转化为氨的方法有两种:热解法和水解法 48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尿素的制氨工艺 热解法:将尿素在尿素溶解器中溶解为70%的溶液,然后将尿素溶液注 入分解器,在0.31~0.52MPa,343~454℃条件下,尿素首先分解成异 氰酸和氨气,异氰酸再分解为氨气和二氧化碳。 NH CONH →NH +HNCO 2 2 3 HNCO+H O →NH +CO 2 3 2 预热的助燃空气, 预热 的助燃空气 , 或热烟气 或 热 烟气 鼓风机 此后和液氨 工艺一样 热解室 时间 &温度 尿素 ‡氨, HNCO AIG 尿素 天然气、柴油 尿素 、柴油 天 然气 或热风、烟气 或热风、烟气 49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水解法:将尿素溶液预热到120℃左右,泵入水解反应器,在130~ 180℃和17~20bar的反应条件下,先生成中间产物氨基甲酸铵,随后 氨基甲酸铵分解,生成氨气和二氧化碳。 NH CONH +H O →NH CO NH 2 2 2 2 2 4 NH CO NH →2NH +CO 2 2 4 3 2 两 热分解法 水解法 种 操作条件 高温 高温高压 制 动态反应 快 (5-30秒) 慢 氨 尿素溶液浓度 高 (40-50% ) 低 操作成本 低 高 工 加热方式 气体燃料或柴油, 蒸汽 艺 电加热,热空气 比 优缺点 1.易于控制 1.用水量大,易造成能量的消耗 2.操作简单直接 2.易生成残留尿素聚合物 较 3.使用高压装置,易产生安全问题 50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600kg/h热解法装置 51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尿素做还原剂的特点 l 系统相对复杂 l 运行成本高 l 能耗相对高 l 初期设备相对高 l 易潮解 l 制氨过程中会产生温室气体CO 2 l 安全性很高,特别是位于人 口密集区的电厂 52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SCR脱硝还原剂的类型及特点 氨水 理化特性: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分子式为NH OH,分 3 子量35。为GB12268-90规定之危险品,危险物编号为22025;用于脱硝 的还原剂通常采用20% ~22%浓度的氨水。 燃烧爆炸性及腐蚀性:其水溶液呈强碱性,强腐蚀性,当空气中氨 气在15 ~28%爆炸界限范围内,会有爆炸的危险性,所以氨水具有燃 烧、爆炸及腐蚀的危害性 对人体的危害性:氨水对生理组织具有强烈腐蚀作用,其暴露途径与 液氨非常相似,而对人体的危害可能造成严重刺激或灼伤、角膜伤 害、反胃、呕吐、腹泻等现象,也可能造成皮肤病、呼吸系统疾病加 剧等。 53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氨水做还原剂的特点 与液氨相比,安全性有很大改善,储罐可设计成非耐压型的锥形 罐,与液氨的耐压储罐相比,可节约。另外,氨水上方的氨蒸 汽压力远比液氨低,运输氨水的槽车不会像液氨那样危险。 使用氨水做还原剂的问题:供应商提供的氨水是用含盐的自来水稀释 的,不能直接用在脱硝系统上,需要使用一套氨气分离装置,将氨 蒸汽和水分离出来。 l 系统简单 l 能耗相对高 l 与液氨相比安全性高 l 单位体积氨气所需原料最大,储存和运输成本最高 l 国内没有业绩 54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三种还原剂的比较 表4、不同还原剂比较 项 目 液氨 氨水 尿素 反应剂费用 便宜 较贵 最贵 运输费用 便宜 贵 便宜 安全性 有毒 有害 无害 存储条件 高压 常压 常压,干态 存储方式 液态 液态 微粒状 初费用 便宜 贵 贵 贵 需要高热量 贵 需要高热量蒸 运行费用 便宜 水解尿素和蒸 发蒸馏水和氨 发氨 设备安全要求 有法律规定 需要 基本不需要 55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SCR脱硝还原剂的选择 国际SCR还原剂使用现状 70年代~ 液氨 日本、韩国、台湾(90%液氨,10%氨水、 尿素 ) 80年代~ 氨水 欧洲 (20%液氨, 50%氨水,30%尿素) 90年代~ 尿素 美国 (近年来,新建SCR装置均选用尿素作 为还原剂)【政府对公路运输液氨实行管 制】 56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SCR脱硝还原剂的选择 还原剂选择需要考虑的问题 l 安全性 l 经济性 l 技术成熟可靠 l 占地面积 l 运输 l 供应渠道 (广东本地没有尿素生产企业,液氨产量也不 高) 57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国家针对危险化学品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 l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8 号令,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 l 《关于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和试生产(使用)方案备 案工作的意见》 安监总危化 〔2007〕121号 l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规范》 l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写导则》 l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活动安全设施目录》 l 《重大危险源(储罐区、库区和生产场所 )安全监控通用技术 规范》 l 《重大危险源(罐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 l 《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 58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液氨的管理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某厂液氨管理制度举例) • 液氨及气氨储存与输送系统,应保持系统有良好的密封性; • 储存及输送区域内不应有火源,所有的管线及相关设备必须接地, 供氨站必须符合消防的规定; • 储存及输送区域内应远离能够产生腐蚀物质的地点; • 供氨站内和其他装有氨气的设备附近均必须严禁烟火,并应设“严禁 烟火”“严禁放置易燃易爆品”的警示牌,贮氨区周围(10m以内)应设 有围栏,在贮氨区应备有必要的消防设备、消防器材,围栏上设置必 要数量的警示牌; • 液氨存储温度不可高于52℃; • 存储区域应远离频繁交通区域和紧急出口; • 严禁用明火或其他临近的热源加热液氨储存罐的任何部分; 59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液氨的管理(续) • 在液氨卸车结束后,必须保证足够的吹扫时间,以防止液体残留在 封闭的系统内; • 对输送管路进行检修工作前,必须使用氮气体进行吹扫。通过手持 式检漏仪检测氨气浓度在允许范围内之后,方可开始工作; • 氨区设专人值班,值班人员必须经过劳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特种 设备培训合格后上岗;非值班人员进入供氨站,必须经过值班人员许 可,进入贮氨区应交出火种,并进行登记;禁止与工作无关人员进入 供氨站; • 禁止在供氨站内进行带火作业或能产生火花的工作,氨气系统进行 检修、运行操作时,严禁使用可能产生火花的工器具,应使用铜制工 器具。工作人员不准穿有钉的鞋,如必须在供氨站内进行焊接或动火 的工作,应事先进行氨量测定,证实工作区内空气中氨气含量小于 50ppm,并办理一级明火工作票后方可工作; 60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液氨的管理(续) • 储氨设备(包括管道系统 )进行检修前,必须将检修部分与 连接部分可靠隔断,加装严密的堵板,并用氮气进行置换; • 控制储存及充装时压力在规定范围内; • 储氨罐最大允许存储容积为储氨罐容积的85%,严禁超容积进 行充装; • 储氨区设备在运行时,不得进行任何检修工作,若必须检 修,则需要先停止设备运行,然后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检修工 作; 61 2009 能源洁净利用 脱硝还原剂存储、制备、供应系统 ÿ脱硝还原剂存储、制备、供应系统指从锅炉区域外的氨储存、制备系统 通过氨输送管道,到氨气/空气混合器 (含氨气/空气混合器、稀释风机、 稀释风管及其风门等 )所包含的所有设备和部件。 ÿ液氨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在材料、设备存在一定的应力情况下,可能造 成应力腐蚀开裂;液氨容器除按一般压力容器标准规范设计制造外,要 注意选用合适的材料 (氨会严重腐蚀铜及其合金,一般用不锈钢 )。 ÿ由上述氨的性质和对氨系统的重要性可知,氨的制备及其供应系统中: 氨的供应量能满足锅炉不同负荷的要求,调节方便灵活,可靠;存氨罐 与其他设备、厂房等要有一定的安全防火防爆距离,并在适当位置设置 室外防火栓,设有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氨存储、供应系统相关管道 、阀门、法兰、仪表、泵等设备选择时,其满足抗腐蚀、防泄漏要求, 采用防爆、防腐型户外电气装置。氨液泄漏处及氨罐区域承诺装有氨气 泄漏检测报警系统;系统的卸料压缩机、储氨罐、氨气蒸发槽、氨气缓 冲槽及氨输送管道等都备有氮气吹扫系统
牛磺酸和甲硫氨酸亚砜亚胺对高血氨症大弹涂鱼氧化应激和-海洋科学.PDF
牛血清白蛋白-Cu2+结合过程中盐酸小檗碱的变构效应Allosteric.PDF
牛羊朊蛋白基因PRNP多态性与抗病性的研究进展-云南农业大学学报.PDF
牛顿红橙黄绿蓝靛紫各种色光1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用三棱镜使太阳.PPT
13《少年中国说》(节选)第二课时(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1.docx
大学生mooc现代礼仪(湖南大学袁涤非版)章节测验和期末.doc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