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证为国家贡献石油的同时,大庆油田也在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局面。4月8日,记者从油田了解到,大庆油田加快安全环保新技术研究,一些新装置、新技术的应用,切实提高了安全生产、环保开发水平。
如何克服油田快速开发过程中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努力延长油田寿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是大庆油田人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特别是新“两法”实施后,大庆油田严格落实新“两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守红线意识,时刻紧绷安全环保这根弦,做到绿色施工不含糊。值得一提的是,油田充分发挥生产、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安全环保新技术研究,使环保技术成为重要绿色动力“引擎”。
三次采油技术是大庆油田战略性接替技术,其中聚驱技术最为成熟、有效和系列配套。但聚驱过程中产生的高含聚废液分子量大、结构复杂且杂质和油污含量很高,很难降解,以往都是采用存储、药剂降解的方式进行处理,成本高且不能从根本上达到无害化环保标准。大庆油田建立了首座高含聚废液处理试验站,应用最新的工艺流程,采用等离子体催化氧化技术,通过高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纳米石墨烯、铂催化氧化等多种技术协同作用产生的组合效应,真正实现了降解净化。目前,首座高含聚废液处理试验站安全投运100天,其专业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达到国家环评标准,预计年处理废液量10万立方米,为低油价下大庆油田实现高质量、可持续、有效益的稳产提供了安全技术保障。
压裂是大庆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手段。但压裂后,“喝饱”压裂液的油层会往外“吐”污水,这些压裂返排液里含有压裂液中的破胶液和油、水等地层流体。一直以来,大庆油田积极寻找返排液循环利用的好办法。压裂技术人员同相关研究所合作,针对影响压裂返排液再利用的成分进行分析,最终用专门处理压裂返排液的化学药剂破解了压裂返排液处理难题。利用新的压裂液返排处理技术,井下作业分公司施工的龙26-平50等7口井,回收利用返排液5566立方米,回收率达到85%,污水变成“清水”再利用,节水、降本、环保成效凸显。
油水井作业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采油一厂研制推广环保作业工具,简易带压作业装置、防喷器高压胶芯和自动化猫道等5种环保作业工具,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溢流排放,提高落地污油污水处理能力。“太神奇了,用了这套工具后一点油都不漏,以后我们的工作环境会越来越好。”在采油一厂北1-丁2-41井作业现场,作业工朱戈对简易带压防喷装置等环保作业配套工具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