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便于探讨和分享,为了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但是2022年3月份的时候,中国科学院传来喜讯,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企业合作首次将用二氧化碳加氢制成的汽油使用,还成功了。
也就意味着我国有望摆脱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实现国家能源安全,而且按照推算,这种新研制的人工汽油成本每吨仅需4000左右,也就是每升油价在三块左右。
看到这个价格,越来越多的人都有疑问了,这种人造汽油是否能取代传统汽油?这项技术能否终结我国的石油危机呢?
尤其是最近几年,由于地缘政治环境变化,国际油价居高不下,成品油价格也水涨船高,让许多普通家庭难以承受。
以美国为例,其页岩油革命使美国原油产量大幅提升,一跃成为世界最大原油产国。
在2020年的时候,美国原油产量更是达到1200万桶/日,甚至超过沙特阿拉伯的日产量。
美国的原油出口量也在稳步上升,从几乎没有,增加到了今年上半年平均399多万桶/日,成为一个净出口国,彻底改变了美国长期依赖海外原油的局面。
除美国成为石油净出口国改变国际石油格局局面外,OPEC增产功能下降也在对国际石油格局造成影响。
长期以来,OPEC通过协调增减产来稳定国际油价,但近年来,沙特、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产能已近峰值状态,OPEC的协调增产能力下降,对国际油价的调控力度弱化。
除此之外,持续一年多的俄乌冲突也导致原油供应受阻,原油期货价格短期内暴涨至130美元/桶。
任何地缘政治事件都可能导致原油供应中断,推高油价,未来这事件出现的概率将增加,加剧油价波动。
尤其是近年来,国内油田勘探进展缓慢,新增储量有限,大型油田发现少,进一步加剧供给压力。
仅今年以来,油价就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大幅上调,而我国的成品油更是已经经历了18次调价了,总体呈现了“九涨六跌三搁浅”。
此外,伴随经济发展,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石油燃烧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之一。
面对资源供给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我国科学家开始研发人造汽油,以期实现国家能源自主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急需这样一种清洁、经济、安全的新型燃料。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中科院终于2022年初宣布成功研制出二氧化碳加氢制成的汽油并成功使用。
这一重大技术突破,不仅可大大降低国民燃料成本,也将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对稳定油价起到积极作用。
人造汽油被誉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终极解决方案,但其商业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化道路任重而道远。
自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各国对替代燃料的研发热情高涨,人造汽油作为一种利用可再生资源制成的清洁液体燃料,受到广泛关注。
20世纪90年代,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率先开展人造汽油技术研究,他们试图通过催化反应,利用生物质、废弃物等资源合成汽油。
而在2011年的时候,英国科学家就高调宣称3年内可以实现汽车直接使用人造汽油,这个报道在当年可是引起不小的轰动,许多人对此抱有极大期待。
但多年过去,英国在这方面的进展并不明显,所谓3年量产人造汽油的承诺也未兑现。
早在2017年,大连化物所的孙剑、葛庆杰等科研人员就开始进行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的探索性研究。
通过反复试验设计催化剂,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催化剂方案,可以直接把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成汽油范围的烃类化合物。
这项技术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受到国际科技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从实验室到商品化生产,还有长长的道路要走。
2022年,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企业合作,在山东省邹城建成全球首套年产1000吨人造汽油的中试装置,并成功产出符合国六标准的汽油产品。
也意味着我国人造汽油技术真正迈入实用化阶段,而且这项技术二氧化碳转化率极有可能已经高达95%,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可以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据介绍,这项技术的核心是一种自主研发的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可以在工业生产条件下,保持78%的高选择性,有利于大规模应用。
同时,它还可以产生高辛烷值的汽油产品,完全符合国六排放标准,实现绿色环保。
而且人造汽油的生产原料中最不可缺少的一种原料是氢气,所以我国要想成功研制出这种“人造汽油”,还需要达到一个关键技术--“制氢”。
制氢技术是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目前,我国已经掌握了多种制氢技术,如电解法利用电能分解水生成氢气,是比较成熟的制氢方法。
而且近年来,一些企业研发催化剂等核心技术,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提高了电解制氢的效率,但电解制氢需要消耗大量电力,这无一增加了能源成本。
另外,电解池等设备价格较高,也是制约成本降低的因素,所以未来需要开发新型电解池材料,设计优化电解池结构,实现设备成本降低,同时优化电解工艺参数,提升电流效率。
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制氢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电力消耗,实现电解制氢成本的逐步降低。
此外,我国还开展煤炭转化制氢研究,通过煤气化等技术,可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再提纯制取氢气。
这种方法制氢规模较大,成本较低,但会产生温室气体,要实现大规模应用,还需突破核心技术,降低能耗和排放。
此外,我国还积极开展太阳能制氢研究,利用光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力,再电解水制取氢气。
我国在制氢技术上已经获得长足发展,掌握了多种制氢方法,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部分技术处于国际先进行列。
这不仅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还可减轻对传统汽油资源的依赖,进而提升能源安全保障。
按照当时英国对外的宣称,他们人造汽油的版本每吨仅需2.8元人民币,而我国版本每升约3元人民币,是目前汽油价格的五分之一。
氢气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从化石燃料中提炼,但这依然会排放二氧化碳,二是用电解水制氢,但电解效率低且耗电大。
我国虽然积极布局氢能产业,研发更高效的制氢技术,但仍与大规模应用存在一定差距。
所以说人造汽油技术创新为汽车燃料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希望,但距离实现商业化生产还任重道远。
只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突破制氢等核心技术难题,人造汽油才能真正改变汽车燃料的供给格局,成为推动汽车产业绿色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上一年中科院这项喜讯传出时,网上都在喊着油价上涨将被终结!人造汽油商业化有望了,不少人瞬间看到自己开车的希望了,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