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牟取暴利昧着良心将危险化学品甲醇兑水,“制”成所谓的新型能源“燃油”销售。怎么,现在的新能源研发标准都这么随意了吗?
家住快大茂镇的王某打算开一家经营燃料油的公司,但由于始终拿不到危险化学品经营资质,最终决定铤而走险并“自主研发”。在未取得安全许可和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的情况下,为牟取利益,开云 开云体育平台被告人王某非法购买甲醇,在通化县快大茂镇新安村、虎马岭村库房内将其购买的甲醇加水勾兑,并冠以新型燃料“燃油”的名字堂而皇之地向周边多个县市的饭店销售,短短几年时间,便非法获利22万余元。
案发后,开云 开云体育平台被告人王某所获赃款已全部退回,被扣押的甲醇已全部变卖,销售出去的“燃油”也已被悉数追回。通化县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王某未经许可生产并销售危险化学品,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非法经营罪,最终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两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2万元。
在矿产资源日益紧缺的当下,燃烧能源的价格自然也随之增长,不法分子瞄准这一“商机”贩卖起了“注水甲醇”,许多街头小餐馆为了省钱便紧紧抓住自以为便宜的甲醇燃料这根救命稻草,但甲醇的毒性和不稳定性不容小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开云体育 kaiyun.com 官网入口开云体育 kaiyun.com 官网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