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智能设备是未来科学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而其长久的续航能力则依赖于高性能的柔性储能电池。针对如何提高电极材料的柔性和容量这一重要的科学问题,在李玉良院士指导下,青岛能源所新型能源碳素材料团队与中科院化学所合作研发了一种石墨炔基分子材料,改变了传统的电池材料观念,实现了高性能柔性电池的制备。
石墨炔材料由于其奇特的电子结构和自然形成的超大孔洞结构,对于电子、离子以及物质的输运具有关键作用,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对于高性能器件的制备,特别是可穿戴器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被认为是下一代能源、光电、催化和微电子等器件的关键材料,受到国际上的高度关注。
新型能源碳素材料团队和合作团队在前期石墨炔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改变了传统的观念,创新性的发展了以石墨炔材料为基础的交叉学科研究,他们注重石墨炔能量和结构问题,考虑石墨炔的超大π体系和天然的离子传输孔道,利用氢取代炔键,大大改善了石墨炔离子传输的分子孔道直径,增加了储存金属离子的活性位点,实现了材料的柔性和高容量的储锂、储钠能力,获得了性能优异的电化学储锂、钠性能,并且理论计算结果证实了上述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过程的一致性。
尤其是该材料在钠离子电池的测试研究中所展现的电化学储钠能力在同类材料中具有领先地位,完全可能成为新一代高性能、柔性储能电池,为我国未来电化学储能器件的研究带来了新视角和新理念,将积极地推动我国十三五新能源和新材料研究规划进展。上述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面上项目、中科院前沿科学研究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以及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日前,20亿元的江西科朗PACK储能电池项目正式投产,首期1GWh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赶制订单。据企业负责人介绍,企业一期的这条风冷的PACK的生产线GWh的产能,目前订单不断,今年的销售收入力争超过1亿元,明年争取突破3个亿。第一条生产线月份正式生产,第二条液冷的生产线已经
第一作者:SergiyKalnaus通讯作者:SergiyKalnaus通讯单位: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研究亮点】采用锂金属负极的固态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长的使用寿命、更宽的工作温度和更高的安全性。尽管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提高材料和界面的传输动力学和电化学稳定性上,但也存在需要研究材料力学的关键挑战。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世界上第一个安全高效无毒的水性铝自由基电池由来自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团队合作成功研发。据介绍,该电池具有低成本、高容量和丰富储量等优势,电池使用阻燃和空气稳定的水基电解质,在800次循环中提供1.25V的稳定电压输出和110mAh/g的容量,每次循环损耗仅为0.028%。该最
据外媒报道,地热和电池储能开发商OrmatTechnologies公司日前与锂离子电池制造商Gotion公司达成了一项为期多年的供应协议,总供应量高达750MWh。根据协议,Gotion公司将向OrmatTechnologies公司提供总容量高达750MWh电池,用于构建电池储能项目。OrmatTechnologies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地热开发,但近年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22日,松芝股份在者互动平台表示,在储能电站电池热管理板块,公司已经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远景能源、阳光电源等储能系统集成商的配套体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21日,汇创达披露者关系活动记录,汇创达表示,投入5.65亿元用于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系统用CCS及FPC模组建设项目,设计产能为年产CCS模组1,200万套和FPC模组3,900万件。汇创达CCS产品已收到储能领域客户订单,生产与交付顺利进行中。新能源领域项目正在验证中。该业务目前销售
9月19日,贵州志喜科技在遵义市红花岗区开业,意味着贵州电池储能行业版图有了新拓展,也意味着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在贵州进入正式投产阶段。贵州志喜科技于2022年11月落户遵义红花岗区盈田工谷产业园,由广州志喜科技公司全资投入,一期投入3.1亿元,主要打造电堆、全氟离子膜、钒电解液生产基地。当
日前,扬州市政府印发《扬州市新能源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方案》提出,重点瞄准晶硅光伏、储能电池、风电装备和氢能等四大领域。其中2025年储能电池产业开票销售收入近330亿元,形成“1+3”产业布局,电池组材料、储能系统及集成等产业链环节完备。形成5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据中证报,9月21日,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处长金磊在光伏(储能)产业供需论坛上表示,行业阶段性的震荡时有发生,前瞻性的布局有待加强。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快研究制定锂电池新兴产业建设的相关政策,加快推进实施能源电子产业发展、关键信息技术的发展等。
据中创新航消息,当地时间9月12日-14日,全球顶级能源解决方案展览会RE+2023于美国拉斯维加斯盛大召开。中创新航重点展出全球首个量产交付的314Ah高比能、长寿命储能电芯及配套解决方案。据介绍,升级后的314Ah电芯采用了突破性的补锂技术,循环寿命大幅提升至15,000次。同时,新款314Ah电芯在可用容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19日,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云南省能源电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其中提到,到2025年,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5000万千瓦,形成200万千瓦以上集享新型储能规模,全省能源电子产业实现产值3500亿元。并探索研究风光项目配储政策,研究制定新型储能价格形成机
燃料电池是一种重要的新能源装置,其中最新发展的金属-空气电池更是被寄予厚望。然而,金属-空气电池中阴极氧还原和正极氧析出反应动力学过程缓慢,需要大量的贵金属催化剂,大大增加了电池的成本,阻碍了金属-空气电池的大规模商业化进程。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碳基材料与能源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高性能储能装置的快速发展,电化学储能材料要求拥有更高的容量,更高的性能和超长的循环寿命。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需要开发新的电极材料和能量系统。基于石墨炔的材料的研究不但丰富了碳材料的家族成员,在储能领域也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来源:微信公众号“MaterialsViews”ID:materi
锂离子电池给移动电子设备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并正在交通运输方面取得进展,但是要想进一步改善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功率,就需要新技术。其中一种选择是:锂金属电池,它的使用寿命更长,充电速度更快,但这项技术存在问题。锂沉积物(通常被称为锂枝晶)倾向于在阳极上生长,这可能会产生短路,从而导致电
面临环境和能源方面的种种问题,新能源汽车产业获得了蓬勃发展。电动汽车有别于传统汽车的重要组件是其电池系统。其中,燃料电池采用氢气作为原料,产物为水,是一种污染少、能量转化效率高的理想电池系统。然而,面临大规模商业化,燃料电池在成本方面还具有较大的阻力,其主要表现在电池阴极需要大量
Si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理论储锂能量较高的锂离子负极材料之一,其理论容量可达到4000mAhg-1以上。但是,Si负极材料储锂时,容易发生体积膨胀,导致电极粉化,电池容量急剧下降。目前,对于减少Si负极的体积膨胀对电极材料的影响,提高Si负极复合材料中的空隙体积,缓解容量急剧降低,提高Si负极电
【导读】石墨炔是一种新的碳同素异形体,其丰富的碳化学键,大的共轭体系、宽面间距、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半导体性能一直吸引着科学家的关注。随着富勒烯、碳管及石墨烯等碳材料陆续通过物理方法成功制备,如何制备石墨炔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焦点。大面积石墨炔薄膜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重
【导言】随着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石墨烯的发明者两位英国物理学家安德烈和康斯坦丁,一时间科研圈掀起了一股石墨烯的研究热潮。石墨烯也成为了越来越多科学家选择的材料。同样是2010年,中科院化学所的研究人员经过潜心研究发明了碳家族的新成员:石墨炔,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重大突破。人们不禁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与中科院化学研究所首次将石墨炔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炔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储锂能源材料。研究人员对石墨炔的电化学储锂性能及储锂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阐明了石墨炔结构、形貌与其电化学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探索了石墨炔材料在
石墨炔,是继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之后,一种新的全碳纳米结构材料。它是由sp和sp2杂化形成的一种新型碳的同素异形体,是由1,3-二炔键将苯环共轭连接形成的具有二维平面网络结构的全碳材料,具有丰富的碳化学键、大的共轭体系、宽面间距、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被誉为是最稳定的一种人工合成的二炔碳
浦士达9月19日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战略发展需要,拓展更多业务,增强公司的竞争力,与深圳果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新湘宇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共同设立新公司深圳果曼钠电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其中公司持股比例为30%,深圳果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5%,深圳市新湘宇电子材料有
据三友集团官微消息,9月14日,三友集团与钠创新能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三友集团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春生,钠创新能源公司首席科学家马紫峰,钠创新能源公司董事长车海英共同出席。王春生指出,此次签约,是双方响应和落实国家战略的一次重要行动,对加快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
9月20日,上海百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百钠新能源”)2023产品发布会在上海举行。发布会上,百钠新能源发布了两款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即百钠1号(P2型高稳定高电压正极材料)和百钠2号(O3型高稳定高容量正极材料),以及基于材料开发的“天曦1号”钠离子电池电芯。该款钠离子电池电芯可用于汽
近日深圳盘古钠祥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盘古新能源”)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方为无锡市市政公用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无锡云林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募集资金用于中试线月份完成天使轮融资后,不到三个月时间内再次获得机构加持。盘古新能源是一家专注于
9月19日,沃伦特聚阴离子正极材料项目签约仪式举行。据悉,沃伦特聚阴离子正极材料项目位于安阳市龙安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总10.58亿元,占地20公顷,拟建设3万吨磷酸铁锂及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其中,一期占地8公顷,拟建设1万吨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亿元,
据科创新吴公众号,近日钠电正极材料研发制造商SIMT钠远新材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方为金觉资本、新投天使基金,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中试线建设,预计将于今年底建成投产。同时,钠远新材已开启千吨线年投产。
9月12日,美联新材控股子公司辽宁美彩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辽宁美彩”)与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立方新能源”)、辽宁星空钠电电池有限公司(简称“星空钠电”)在鞍山市签订《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各方就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共享,共同在钠离子电池技术研发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事
9月16日,乐普钠电新材料(六安)有限公司2万吨先进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举行开工仪式。据了解,乐普钠电项目总约10亿元,计划年产2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作为国内新一代动力电池材料与储能电池系统一流供应商,聚焦钠离子电池技术创新与工程化应用。项目的成功落地,不仅是企业响应国家双碳
9月18日万润新能在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钠离子电池尚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公司钠离子电池材料已实现量产出货,未来具体的放量进度将取决于市场整体的需求及客户订单情况。
9月12日普路通公告,公司与广州智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都投控”)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优化股权合作、产业、能源项目开发建设及运营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公司在以“光伏+储能+钠电池”为主要路线的新能源业务体系长期战略发展布局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为公司稳定
近日,山东零壹肆先进材料有限公司(下称:零壹肆)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国家电投旗下上海中电投融和新能源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小米旗下北京小米智造股权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为股东,注册资本由约789.3万人民币增至约857.9万人民币,同时多名主要人员发生变更。据公开资料显示,零壹肆Kaiyun 开云Kaiyun 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