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近北极圈的挪威班纳克半岛(Banak,Norway),出现了32摄氏度的高温!
拍摄这段画面的摄影师说,他们一边站在那里拍摄,一边哭泣。他们很想救下这只北极熊,但是在加拿大,喂养北极熊是违法的。
并且即使喂养了这只北极熊,也不过是饮鸩止渴。在北极升温的大环境下,不知还有多少北极熊,正濒临死亡。
据资料显示,在上世纪70年代,北极圈夏季的海冰覆盖率通常在50%以上,而根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统计的数字,截止到2012年,北极的海冰覆盖率仅为24%。
瑞典的一位摄影记者,曾收集了一些北极圈内的老照片,从2002年起,他开始前往照片中的相同地点进行拍摄,下面是几组对比照片。
通过这几组对比照片可以清楚得知,在短短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北极圈的海冰正在急剧消亡,曾经壮观的冰川如今已变为流水,山脉不再被纯白的冰雪覆盖,而是露出了原本的模样。
因为冰川消融,北极熊妈妈只能在一片苍茫海水中小心翼翼地坐在仅有的浮冰上,紧紧抱住怀里的孩子,生怕他掉下去。
而一旦冰面破裂,那些刚出生的小海豹,便会跌进海中,绝望的海豹妈妈毫无办法,只能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
由于全球变暖,北极的冰穴越来越少,小海豹要被迫在身体缺少重要脂肪层保护的情况下,在冰冷的海水中游泳。
一只饥饿的小海豹企图在人类丢弃的罐子里寻找食物,没想到鼻子被困住,拔不出来。
在古老的拉丁语中,北极熊叫Ursus maritimus,意思是“海中之熊”,他们有着很强的游泳能力。
如今全球变暖,北极圈内的浮冰大量减少,许多北极熊不得不连续游超过几百公里的距离去寻找可以休息的浮冰。
而在寻找冰岸的过程中,通常只有最强壮的成年公熊能够成功。那些年老的、体弱的、年幼的北极熊,往往不到半路就累死了……
如今的北极,有时比北京还暖和。高纬度地区的苔原提前变绿,虫卵早熟,迁徙的鸟类因此错过觅食时间,极地动物面临溺亡的结局。
可是尽管我们总说要保护环境,甚至我们知道地球变暖,会带给人类什么样的灾难,全球变暖的速度仍然越来越快。
同样是在去年年底,大气科学家张向东,与北京清华大学的同事以及中国北极变暖研究机构合作,曾对在北冰洋的浮标收集到的温度数据,做出了分析了。
全球变暖的速度持续以每十年0.112摄氏度的速度上升,而不像以前想象的那样下降到每十年0.05度的增速。
NASA最新的数据也显示:过去40年里,北极夏季海冰面积减少了近一半。只剩下约350万平方公里。
更有可能在2040年前的某个夏天,北冰洋上的冰层可能完全消失,这比10多年前预测的倒计时一下提前了60年!
小美记得2年前,我们曾发过一部短片,一位意大利钢琴家,为逐渐融解的冰山特别创作了一曲《北极挽歌》,在北极冰川上弹奏钢琴。
之所以会想出这样的创意,是因为在2015年12月30日,北极出现有记录以来第二次,气温在冬季上升到了0度以上。
这比北极的平均气温高了30度——在一年中的这个时候,北极点的气温通常在零下三十度左右。
2015年也是北极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一年,而在有史以来最温暖的14年中,有13个都出现在本世纪。
今年五月,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世界上最危险的冰川”——思韦茨冰川,将会碎裂。
这个位于南极西侧,面积达到182,000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整个英国的国土面积,是南极最大的冰川之一。
除了能让这些生活在极地的动物,无家可归之外,其导致的直接结果,可能就是大海淹没大部分的沿海城市(即人口最集中、最繁荣、最发达的区域)。
全球变暖会引起地震,火山喷发,很有可能导致南极洲冰层中,储藏的史前病毒,被释放出来。
南极的永久冻土会解冻,二氧化碳,甲烷等被冻住的气体释放,到时候全球变暖远非人力所能遏制。
预计2100年,全球变暖会产生20亿“气候难民”无家可归,这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
小美还记得2016年,当小李子终于凭借《荒野猎人》拿到奥斯卡小金人后,他站在领奖台上所说的那段话。
《荒野猎人》电影的取景地,大部分在都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尤其是那三场暴风雪的戏,让他深刻体会到了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
小美也记得2004 年灾难大片《后天》的一开始,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
古气候学家杰克·霍尔与同事弗兰克和杰森,在一片即将融化的冰川上考察时,亲眼目睹整个冰架全部断裂。
极地地区,原本是地球的“空调”,能调节温度、湿度和天气,但如今它“瘫痪”了,直接被这事影响到的,就是这个星球上的生物了...
根据CNN报道,挪威、瑞典以及芬兰等,位于北极圈内国家多地的气温,均破历史最高纪录,而且发生了多场严重的森林火灾。
同处于北半球的亚洲、欧洲、美洲及非洲等多个国家及地区,同样也没能逃过此次高温的炙烤,
韩国首尔首尔7月最高温度达到40.3摄氏度,打破了111年来最高记录,导致近30余人丧生。
巴基斯坦遭遇50.2摄氏度的极端高温,非官方统计数据称,当地已有65人因高温死亡。
甚至在一些传统的严寒地区,比如北极圈内北冰洋沿岸的北欧多国和俄罗斯,都出现了罕见高温天气。
瑞典北部北极圈内的温度,一度达到30℃,10余起由高温导致的森林大火烧入北极圈。
与此同时,今年7月份,我国就已经开启了高温“炙烤”模式,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居高不下。
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1 ~ 3摄氏度时,夏季北极海冰将消失,格陵兰岛厚度上千米的冰盖发生不可逆的融化。
也许在我们有生之年,在有能力踏上北极这片净土之前,它和它的动物们,就已经消失了。
这种种因高温导致的极端现象,以及可怕的灾难,显然是在给人类敲响保护环境的警钟...
你知道一架从美国飞往英国的航班,所需的燃油烧掉了什么吗?一平方米的北极海冰。
虽然这是个宏大的主题,但试试看,用全球变暖的眼光来重新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
石油和煤炭等燃料的焚烧,对森林的滥砍滥伐等等,导致地球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脆弱地经不起任何折腾。
有人用视频的方式,呈现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给亚洲带来的影响,非常直观,也很震撼!
娱乐频上头条,却鲜有人知道,我们的地球正在遭受着什么,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很多人觉得全球气候变暖这事跟自己没关系,不是一个人能做的事情。然而,雪崩发生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之前,小美在网上看到过一篇名为《应对全球变暖,你准备好了吗?》的文章很受启发,文章提倡人们用全球变暖的眼光,来重新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会得到很多全新的认识:
地球已经存在很久很久了,它也还会继续存活下去,它不需要任何拯救!唯一需要拯救的是人类自己!开云 开云体育开云 开云体育开云 开云体育